解读齐文化︱不计一箭之仇 小白绝非小白

  • 首页
  • 天恒国际娱乐平台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天恒国际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 解读齐文化︱不计一箭之仇 小白绝非小白

    解读齐文化︱不计一箭之仇 小白绝非小白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9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    “小白”是个网络用语,新手、菜鸟的意思,有时指代那些纯洁的微傻微愣的人,总之是没有经验、一张白纸,与老谋深算、老奸巨猾相对。

    今天要说的小白是个人名,此人姓姜名小白。说姜小白是谁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,但说后世给他的谥号却妇孺皆知,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。这个姜小白可真不是小白,他的度量、魄力、格局,成就了他春秋首霸的辉煌业绩。

    管仲箭射公子小白(AI生图)

    致命的利箭 救命的带钩

    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有三个儿子,分别是长子诸儿、次子纠、幼子小白。齐僖公去世后,公子诸儿即位,即齐襄公。齐襄公蛮横暴戾,导致政局混乱。当时,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意识到,生活在混乱的宫廷里,随时都可能有无妄之灾,就侍奉小白逃到了齐国南部邻国莒国,即今天日照莒县一带。出于同样的考虑,公子纠在老师管仲、召忽的辅佐下,逃到了离齐国远一些的鲁国。

    展开剩余82%

   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,只是此时他们辅佐了不同的公子。从出逃避乱的角度看,鲍叔牙是很有眼光的。他建议小白跑到莒国,是因为莒国离齐国近,齐国一旦生变,能很快赶回来。鲁国离得就远了。后来发生的一切确实也证明了鲍叔牙的远见。

    公元前686年,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杀死。不久,公孙无知又被雍林人杀死,齐国出现了无君的局面,一度陷入混乱。齐襄公无子,他的弟弟公子纠、公子小白就成为最有希望继位的人选。

    公孙无知死后,与公子小白交好的齐国重臣高傒,暗中派人给在莒国避乱的小白报信,让他赶快回国继位。小白即刻出发,日夜兼程赶赴齐国。

    就在这时,鲁国也听说齐国出现了无君局面,并且得知小白正从莒国往回赶。为争夺君位,鲁国迅速护送公子纠登程返齐,同时派管仲率人马火速赶往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,截杀公子小白。

    当管仲赶到莒国与齐国的边境时,恰巧遇见公子小白一行向齐国进发。狭路相逢,管仲搭箭就射,只听得“嗖”的一声,一支利箭飞向小白。小白回头一看惊叫了一声,随即从车上跌落下来,嘴里鲜血直流。

    管仲看到小白倒地,心里松了一口气,以为小白中箭身亡,便派人驰报鲁国。鲁国认为小白已死,公子纠的竞争对手已不存在,就不再那么着急护送公子纠赶路了。

    汉代“丙午”带钩

    其实,中箭的公子小白并没有死,管仲那一箭恰好射在小白的带钩上。带钩大概有点类似今天的腰带扣,金属材质,箭射到上面,没伤到小白的肌肤。机智的小白咬破舌头,口吐鲜血,骗过了管仲。等管仲一行走后,小白急忙上车,率先回到齐国。六天后,公子纠到达齐国时,小白已经即位,即齐桓公。公子纠只得又仓皇逃回了鲁国。

    报仇重要还是称霸重要?

    齐桓公即位后,迅速稳定了局面。为绝后患,他决定发兵攻打鲁国。齐桓公询问鲍叔牙如何安定社稷,鲍叔牙说:“若论治国之才,管仲不知比我要高明多少倍,大王若想称霸图强,就要重用管仲。”一听到管仲的名字,齐桓公恨得牙疼:“哼,他差点一箭把我射死,不要他命,我绝不罢休!”

    鲍叔牙接着说:“大王,您报一箭之仇重要,还是治理国家成就霸业重要?若想成就霸业,非管仲不可。”齐桓公沉默了一会儿,对鲍叔牙说:“施伯是鲁国的谋臣,他若知道我起用管仲,一定不会放他回来的。那怎么办?”鲍叔回答说:”就按大王您的意见,说您对管仲恨之入骨,要在群臣面前处死他,鲁国或许放人。”

    事实果然如齐桓公所料,鲁国国君鲁庄公询问施伯如何处置这件事。施伯回答说:“管仲是天下奇才,让他返齐为齐所用,必将成为我们鲁国的祸患。”鲁庄公问:“那怎么办?”施伯答道:“把管仲杀了,尸首交给齐国。”就在鲁庄公准备处死管仲时,收到了齐桓公的信,信中说:“公子纠与我是兄弟,我不忍杀他,请你们代劳;管仲、召忽是我的仇人,请将其送回,我把他们剁成肉泥,方解我恨。如果你们不照办,我就发兵包围你们的都城。”齐强鲁弱,鲁国害怕齐国,赶紧将公子纠杀了,召忽自杀,管仲被装入囚车,交给了齐国。

   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(AI生图)

    当押送管仲的囚车到了齐鲁两国交界处的堂阜(今山东蒙阴),鲍叔牙为管仲举行了除灾仪式,让他沐浴三次。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,并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管仲,向管仲请教为政治国之道。管仲向齐桓公系统论述了如何治国称霸,齐桓公听后心悦诚服,任用管仲为相,尊称他为相父,请他全面主持齐国政事。

    不负众望的改革

    在齐桓公支持下,管仲切中时弊,开拓创新,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    政治方面,齐国开始推行“四民分业定居”“三国五鄙”制度。“四民分业定居”制度,使士、农、工、商四民各居其职所,各安其业,从而加强了对国民的管理,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;“三国伍鄙”制度,把齐国辖地分成国都和野鄙两部分,使全国在行政上形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。

    经济方面,管仲提出“均地分力”的主张,推出“相地而衰征”的土地税收政策,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征收赋税,这些措施充分发挥了地利的优势,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分配,激发了齐国农民的耕种热情。

    工商业方面,管仲设立“轻重九府”掌管财政货币,通过观察年景丰歉、人民需求等实际情况,决定收集或散发粮食、物品。实行“官山海”政策,即盐铁国家专营制度,既增加了财政收入,又稳定了物价,维护了国家利益,促进了齐国生产和商业的发展。

    军事方面,强调寓兵于民,将军事编制隐藏于行政编制之中。战时,在国都中组成军队,设轨、里、连、乡的行政编制。管仲的军政改革为齐国建立了完整的军事政治体制,成为齐国争霸的重要政治军事基础。

    用人方面,管仲任人唯贤,打破了西周以来任人唯亲的原则,冲击了世袭的贵族政治,使齐国政治清明,人才济济。

    社会保障方面,齐国实行“九惠之教”的仁政政策,关怀弱势群体,保障了下层人民的基本生活,充分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思想,实现了治国安民的初衷,为齐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    管仲的这些改革举措,让齐国很快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,为齐桓公在各诸侯国中率先称霸奠定了坚实基础。(淄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伊茂林 )

    来源:博览新闻

    发布于:北京市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TOP